妙蓮法師自述
我俗名金增祥,癸丑年十月九日寅時生於上海,今年八十七歲。一九一七年,我四歲時,慈母金舍南去逝,裝在棺材內,我也爬到棺材內,別人問我:「你母親到哪裡去了?」我說:「我母親去做新人了。」又問,我說:「到天上去了。」。二十一歲時,禮日觀和尚為師,擇於觀世音菩薩聖誕日(即二月十九日)。剃度出家,取外名:「妙蓮」,內名:「禪心」,並在觀世音菩薩面前發願:「願與地藏菩薩一樣,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,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」。當我十六歲時,一心念佛,在路上看到自己的身影,突然得無師智,自然智,有問必答,不加思索,自然答辯。我現在不加心念阿彌陀佛,自然會念佛,求生極樂世界,希望上品上生,乘願再來,如大勢至菩薩一樣,來此方接引念佛人生於淨土,見阿彌陀佛,聞佛說法,證無生法忍,成無上正等正覺。
請法緣起
一九九九年六月中旬,道禪法師道忠法師及學人,奉台灣「金海禪寺」上傳下斌老法師之命,到福建省德化縣幫助常住修建已有一千餘年的古剎【戴雲寺】。老法師囑咐可藉此之便,到泉州【大開元寺】去親近上妙下蓮老和尚,並請示淨土法門之問題。
在台灣,我們早已悉知泉州【大開元寺】方丈上妙下蓮老和尚,是一位當今專修淨土法門的高僧。因此,於八月二月初次參訪老和尚,在請法過程中,深深體會老和尚的辯才無礙與隨緣自在,在短短的佛法開示中,一語道破,學人心中困惑,諸多疑問,豁然開朗,一時之間法喜充滿,甚至這一路都處法喜之境。回途之中,我等三人以為如此活菩薩般的高僧,確實難聞難遇,我等自慶有幸之餘,更應將老和尚的寶藏整理發揚,另有緣眾生同沾法益。於是我等再度乃至三度參訪請益,老和尚慈悲一一開示,言詞之間,可深深感受老和尚一心勸人念佛,修持佛法之心切。
若能精進行持,一心念佛,憶佛,必能成就無上菩提,為願藉此問答錄中,老和尚的慈悲智慧開示有緣眾生皆自得心開,更堅信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,都攝六根淨念相繼,憶佛,念佛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。
============本 文=============
問:請問老法師跟隨弘公大師多年,在他老人家身邊學得如何修持法門?
答:持戒念佛,不想別的。
問:一直念佛,一直要念佛,是不是執著?
答:這個執著很好,能一心不亂。我十六歲時,就是這樣一心念佛,不管甚麼,一心執著,才開悟的。
問:念佛精進是否應少吃少睡呢?
答:不一定,可以隨緣,吃睡不必一定固執。
問:老法師,您如何念佛?六字或四字,快或慢,是唱念還是持念。
答:四字念佛「阿彌陀佛」。加「南無」二字是敬意。快,慢可以隨意持念。
問:老法師您念佛時有觀佛像嗎?
答:觀佛像念佛也可以,一直念佛更好,不用觀佛像。
問:修行淨土法門,除執持名號外,需再加何助緣才能往生西方?
答:不要加甚麼助緣,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(即是念佛),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(即開悟)。
問:求生西方其最低的標準是甚麼?
答:就是念阿彌陀佛。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,入三摩地,斯為第一。
問:要如何捨識用根念佛?
答:你一心念佛,就能捨離六識,根就自然念佛。
問:念佛修行越是精進,無始以來罪業越是現前,如是境界如何處之?
答:因為念佛,業障才現,不念佛就看不見。
問:專心念佛,迴向偈有必要時時迴向嗎?
答:念也可以,不念也可以,只要誠心迴向。
問:現今修淨土法門,應獨修容易成就?或大眾共修易成就?
答:獨修比較好。
問:請問老法師,現在是否二十四小時都念佛?如何念?
答:你一心念佛,如水清珠,你念佛達到一心,如水清珠,妄念也變成佛念。
問:請問老法師現在夢中能念佛嗎?
答:我從前念佛念到夢中也能念佛,夢中念佛,這是念佛念到很成熟了。
問:清珠投於濁水,濁水不得不清,佛號投於亂心,亂心不得不佛。作何解?
答:這是對的,應當一心念佛,就清珠投於濁水。
問:請問老法師,您是否已啟發自性光明通達無礙?
答:我心中無問題,一心念佛,通達無礙。
問:何謂自淨其意?
答:念佛就能自淨其意。
問:若與觀世音菩薩有緣,持念觀音菩薩聖號而願以此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能往生西方嗎?
答:一樣可以往生,往生時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一起來接。
問:請問老法師有時念阿彌陀佛會念到觀世音菩薩聖號,此時,應回心念阿彌陀佛還是隨順念觀世音菩薩聖號?
答:隨順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也是一樣的。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弟子,一樣的。
問:念佛並行六度波羅蜜往生品味如何?(未達一心)
答:念佛並行六度波羅蜜,當然品味就高了,未達一心,也不要緊。
問:往生極樂世界,要到如何品位才可以迴入娑婆度眾生?
答:上品上生可以立即回娑婆度眾生。
問:如何證悟實相般若?又念佛未證三昧,可否先發菩提心,度眾生?
答:你念佛到深入時,就能證實相。未得三昧前可以先發菩提心度眾生,我現在就是在度眾生。
問:念佛人未能滲入經藏,而至誠保持一句「阿彌陀佛」,是否也能大開圓解,無師自通。
答:念佛念到一心時,就能大開圓解,無師自通。
問:專心念佛時,阿彌陀佛現在虛空中,當下應如何處之?
答:你專心念佛時,彌陀現在空中,這是感應道交,你不要管他,佛自己處之。
問:臨命終時,如見彌陀諸菩薩來接引,有沒有可能是魔變來擾?
答:佛菩薩來接引,你不要歡喜,一切隨緣,不要特別想甚麼,還是一心念佛不管他。
問:若有眾生臨命終時,而沒有聽聞念佛法門,如是從旁助念佛號,請問命終人所得利益為何?
答:聽聞到念佛聲,也可以得到利益。
問:若父母親屬去逝要如何超度他們?
答:你能一心念佛,就能現生超度。
問:弟子曾在精神病院見過一位精神異常的女子,這位女子見人就念阿彌陀佛,請問老法師,像這位精神異常的人臨命終時能往生西方?
答:精神病人能念佛,他願生西方,也可往生。
問:在這世間要如何隨緣而不攀緣?
答:見緣而緣,不去攀緣。
問:在這大動亂的時代中,出家眾的最大使命為何?
答:動亂是他們的,與我無關,我還是一心念佛。
問:帶業能往生嗎?往生需念到甚麼程度?
答:你念佛,就能帶業往生。不計程度。
問:若有業障現前,念佛念不下去怎麼辦?
答:你不要怕,一直念下去業障自然會消除的。
問:老法師,若遇到重病患者,我們應如何幫助他?
答:重病患者,應叫他一心念佛,病自然會好。
問:何為【業感緣起】?
答:【業感】是從【緣起】而來的。
問:何謂戒?
答:三皈五戒,八關齋戒,最好能天天持,講戒時,隨所要戒,可講一戒二戒三戒五戒。
問:金剛經中有「法尚應捨何況非法」。這法與非法指的是甚麼?
答:是妄想—非法。不起妄想,就能捨離非。
問:金剛經中「一合相」是何意?
答:是不去分別一切。
問:壇經云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」。那初發心之人應如何看待?
答:世間法就是佛法,你初發心就應這樣看待。
問:時下禪宗常講開悟,此開悟是否證果位?
答:開悟不是證果,是得無師智、自然智、一切無師自通,不要想,自己能答覆,我現在就是這樣。
問:開悟時間快與慢是否和累劫累世修行有關?
答:開悟在一心,也是累劫修行來的。
問:開悟時是否就是三昧現前?三昧是何情形?
答:是能通一切疑問,解答一切疑問,使人能入佛法,修持佛法。
問:攝心與觀心有何不同?
答:都攝六根、淨念相繼、入三摩地、斯為第一。攝心就是都攝六根。觀心:心制一處,才是觀心。
問:「無所取,無所求,怎麼來,怎麼去」此偈要如何實踐在生活中?
答: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,就是在生活中實踐。
問:倓虛老法師開示修行要「行起解絕」,是否就不要重視解門?
答:行起解絕,就是既然行起不要插入知解。楞嚴經:智見無見,即是菩提,知見執見,是無明本。
問:要如何增長菩提心?
答:你有無師智、自然智、就會發大菩提心了。
問:何謂一心三輩?
答:一心,能入三輩九品。
問:出家修行念佛與在家修行念佛,品位是否有差別?
答:這看你念佛、修福怎麼樣,念佛修福多,品位就高,念佛修福少,品位就低。
問:若有人想出家,但有家庭,應如何處之?
答:要求得家庭同意,才能出家。
問:俗語云:「一子出家,九祖生天」,出家了是否了生死後才能利九祖?
答:你現在就可以讓九祖超生。
問:若現在出家煩惱妄想還很多,是否能利益九玄。
答:你出家煩惱妄想多,還是能利益九玄。現在的親眷,就拿佛法的經書給他看,去修持,就是利益九玄。
問:眾生無邊誓願度,此願是將眾生引度如何境界才算度之?
答:你度眾生出三惡道,或證入聲聞、緣覺、也是度眾生。
問:弟子有願想度親屬家眷念佛修行,若自己修持不夠,是否會影響自己的道業而隨業緣輪迴六道。
答:你自己修持,就能度眾生,不會影響。
問:修其他法門,所修功德皆迴向西方能往生否?品位會比較低嗎?
答:修其他功德迴向西方能往生。品位可以增勝。
問:佛氏門中有求必應,要如何才能有求必應?
答:要有誠心。
問:「加持」的涵意是甚麼?有用嗎?
答:加持專心就有作用,可以消災、增福。
問:經云:「善男子,善女人」這善的標準是甚麼?
答:就是不作惡的男女。
問:要如何修忍辱波羅蜜?
答:你在一切處,忍辱別人的毀謗、惡罵、不與計較,如寒山問拾得一樣。
問:您開悟時如何修持?如何福慧雙修?
答:開悟時,自發歡喜利益眾生,還是一心念佛,就是福慧雙修。
問:現今修淨土法門獨修較好,還是住寺中或阿蘭若?
答:若能有阿蘭若更好,可以一人修,一心不亂。
問:請問老法師,若住阿蘭若,若有怖畏心,是否可以去住?
答:你去住阿蘭若,一心念佛,怖畏心就沒有了。
問:此生出家修行若不能了道,是否就披毛戴角?
答:這是一定的,應當一心念佛、修行。
問:在常住事情繁多,要如何在能觀自在?
答:你能一心念佛,就是觀自在,常住事情,隨緣應付去就是了,不要執著它,就是了。
問:要如何不離佛法而行世法,不廢世法而證佛法?
答:隨緣世法,無著無念。如金剛經說:「應無所住」。
問:滅盡定與無想定有何不同?
答:滅盡定是羅漢,無想定是天人一類。
問:「出廣長舌相」是何意?
答:佛才有廣長舌相,一音能普濟一切。
問:什麼是命運?它是一定的嗎?可以改造嗎?
答:命運是自己造成的,可以改造。
問:時下有很多修行人很注重神通因而著魔,如是行為請老和尚開示。
答:人不要求神通,求神通就會著魔。神通是到功夫成就自然顯現,不是求的。
問:弟子自十八歲至今,每逢大暑即發偏頭痛的病,每次發病必十天半個月,病後也不藥而癒,此是何種因果?應如何治療?
答:這是一種因果,不要害怕,自然會好,大暑過後就好了。
問:可是疼起來就會很難受,佛又念不下去!
答:你一心念佛,不要去想他,他疼他的,我不管他,念佛,頭疼就念好了。
問:弘公大師最後遺書「悲欣交集」是何意?
答:「悲」現在的人不信佛法,「欣」有的人能一心念佛持戒。
問:如智者大師往生有弟子問其往生品位如何?智者大師答:若不領眾當可上品往生,今因領眾只得五品位往生,不知五品位是什麼品位?又不知弘公大師往生品位如何?
答:如智者大師說,他領眾只能得五品位,是圓教的五品位,等於十信位吧!弘公大師往生品位我不敢說。
問:接法之人是否應具備什麼條件?
答:接法,要有法可接,才能接法。無法可接,就無條件。
問:老法師,現在身邊有弘公大師的舍利子嗎?
答:我有的舍利子,都給人家偷走了,現在我已沒有了。弘一法師的舍利子在文革中被人偷走了(一千八百粒)
問:弟子等今無緣供養弘公大師之舍利,惟願將來有緣供養老法師您舍利可以嗎?
答:我將來是否有舍利,我不敢說,有就可以。
問:弘公大師是不是文殊菩薩化身的呢?
答:過去有人說是「文殊菩薩化身」,我不敢說。
問:弟子等在此向老法師告假。願老法師將來常寂光中不捨弟子等人。「阿彌陀佛」。
答:我去西方後,一定度你們。
問:弟子眾等,於此請問佛法之中獲益良多,感謝老法師不辭疲倦位弟子等開示。若有緣想將此問答編印成冊利益眾生,不知可行否?(若可,封面應用何名?第一頁可用老法師的相片否?)
答:可以編印成冊,可用我相片。大開元寺方丈 三寶弟子 釋妙蓮
問:書名這樣可以嗎?參訪泉州大開元寺住持上妙下蓮老和尚問答錄。
答:可以。